纵观2020年,不得不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涨价潮”。产业链上游成本的倒逼、下游市场需求的拉动,是轮胎企业近几月密集涨价的主要原因。
受新冠疫情影响,自2020年3月开始我国轮胎价格陆续上涨后。但由于市场还未全面恢复,内销滞缓,未能实现大面积涨价,更多的仅是部分厂家的促销策略。自下半年真正的涨价潮,尤其是八月开始后涨价单数量明显增长,十月的涨价单更是直接飙升至65份,11月继续增加达74份,11月以来轮胎企业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另一方面,汽车消费市场回暖及海外订单的激增也大大刺激了轿车轮胎的需求。12月企业释出的涨价信息已经延续到2021年,国产轮胎风向标正新、中策橡胶,外资品牌如普利司通等知名胎企6686体育,皆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继续调整价格
大部分轮胎企业的单次涨价幅度保持在5%以下,大部分介于3%-5%6686体育全站。但由于部分企业今年已连续发出多张涨价单,如中策、双钱、正新等头部企业都上演过“三连涨”,因此累计涨价幅度也较大,平均涨价幅度在5%-10%左右。
更有甚者一次性danwei便上调了10%——今年10月,青岛翔川轮胎对旗下产品价格上涨了10%,成为2020年单次涨价幅度最大的一张涨价单。
从实施涨价政策的轮胎类型来看,有近一半企业是对旗下全系列产品进行整体的调价,此外全钢胎涨价多于半钢胎,主要是由于全钢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更大,这也符合本次中国市场涨价潮的主要原因。
2020年4月才陆续复工,之后轮胎产量也迅速恢复,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起,全国轮胎产量呈现波动上涨趋势,逐月增速快速回升,截止到2020年底,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8.18亿条,累计同比上年增长1.7%;2020年12月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8233.8万条,同比增长18.2%。持续回暖的原因主要是下游汽车的需求持续恢复。
轮胎的下游需求70%以上是汽车应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疫情初期我国汽车产量同比下滑严重,自4月份以来汽车生产不断恢复,增速环比提升48个百分点,除1月以外,每月产量均实现正增长。汽车的产量不断走高也拉动上游汽车轮胎的需求。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倒逼、下游市场需求的拉动,是轮胎企业近几月密集涨价的主要原因。进入11月以后北方进入供暖季,环保的压力攀升,对于轮胎的部分原材料生产以及轮胎工厂的开工也会出现相应的管控,从而导致货源紧俏。进一步拉动轮胎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助长了轮胎涨价。
轮胎企业成本构成主要有原材料、人工、能源、设备折旧以及其他费用。目前,轮胎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原材料是最主要的生产成本。由于国内轮胎企业品牌溢价较低,终端售价不及外资品牌,国内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超70%。
从胎生产原材料成本构成来看,主要包括橡胶、助剂、增强填充剂、材料和钢丝帘线等方面,其中橡胶占比最大,约占生产成本的50%。增强填充剂和化工助剂占比分别为18%和15%,纤维材料占比7%,钢丝帘线)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一方面,由于国外疫情防控不利,进一步加大海外停工停产,海外工厂开工不足,激发中国的轮胎外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得以控制,各地也纷纷发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在各地的投资计划中,新型基建是重头戏,如大部分省份均提到了有关5G等新基建的规划,一时间,这波约为50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被解读为“新基建”狂潮来袭,备受资本追捧。
随着新基建的推行,国内各种工程车供不应求,从而也会带动了轮胎的需求。但新基建的实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因此,对于目前的轮胎需求带动,不是很明显。